【南方日報】10厘米巨大腫瘤橫穿腎臟,,這也能做保腎手術?

2023-04-10

? ? ? 50歲的甄叔(化名)腎臟長出7厘米大的腫瘤,,在當?shù)刈鯞超后,,醫(yī)生告知“是良性的可能性較大”。覺得松了一口氣的甄叔想著緩緩再處理,,誰知不到2年時間腫瘤已長至10厘米,,而且復查CT發(fā)現(xiàn)是腎癌而非良性錯構瘤。

? ? ? 錯過手術最佳時機,,腫瘤長這么大,,切除后還能保住腎臟嗎,?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泌尿外科教授羅俊航說可以,。他介紹,近年來該團隊在手術機器人輔助下,,已經(jīng)為超過50名巨大腎臟腫瘤患者完成保腎手術,。

?

患者為羅俊航教授團隊送上錦旗

? ? ?

? ? ? 分步阻斷腎動脈分支

? ? ? 羅俊航閱片發(fā)現(xiàn),甄叔的腫瘤雖然有10厘米大,,還沒有侵犯周圍組織器官或者遠處轉移,,屬于T2期腎癌。

? ? ? 過去,,這么大的腎腫瘤雖然也可以考慮保腎手術,,但術中大出血的風險較高;而且與小腎癌手術相比需要較長的腎缺血時間,,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,,與保腎的意圖相悖。因此,,很多醫(yī)院會建議患者考慮全腎切除,。

? ? ? “實際上,按腎癌指南標準,,在技術條件成熟的情況下,,這樣大的腎癌也可施行保腎手術?!绷_俊航表示,,近年來該團隊綜合應用腎臟及血管三維重建技術,、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技術、術中超聲實時定位以及腎分支動脈分步阻斷的“組合拳”,,完成了超過50例巨大復雜腎腫瘤的保腎手術,。

? ? ? 手術機器人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?羅俊航介紹,,以甄叔的腫瘤為例,,其位于腎臟中部,而且靠近腎門,,難點在于切除范圍大,、創(chuàng)面深,分離過程中有損傷腎動靜脈,、下腔靜脈,、腎盂、輸尿管等出現(xiàn)大出血和尿漏等風險,;為防止術后出血和尿漏,,需要對創(chuàng)面精細縫合,還需要腎臟重建,?!巴ㄟ^手術機器人輔助,手術可以更精準,、穩(wěn)定,、微創(chuàng)地完成?!?/span>

? ? ? 手術團隊在術前為患者制作了腎臟三維重建模型,,清晰顯示腫瘤與腎門區(qū)域重要結構,有助于避免術中的意外損傷,,根據(jù)腎臟三維模型設計個體化的保腎手術方案,。“我們團隊自學了軟件的使用,,能免費給患者建模,。如果交給外面的公司來做,患者又得多花三四千元,?!绷_俊航說。

? ? ? 為了減少腎臟缺血時間,,羅俊航采用了腎分支動脈分步阻斷的新技術,。“傳統(tǒng)手術一般會阻斷整條腎動脈主干,,而我們可以對腎分支動脈進行精細分離和辨識,,分步阻斷供應腫瘤分支動脈和供應正常腎分支動脈,。簡單來說,動到哪一條,,我們就阻斷哪一條,,讓其他分支動脈保持對腎臟供血?!?/span>

?

腫瘤的三維重建模型,,綠色部分為腫瘤

?

? ? ? 術中出血僅150毫升

? ? ? 日前,甄叔接受了保腎手術,。羅俊航綜合應用術前三維重建,、術中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和術中超聲實時定位等技術,精確定位并切除腫瘤,,在創(chuàng)面深部縫合滿意后,,先開放正常腎供應分支動脈再繼續(xù)淺層縫合,顯著縮短了腎缺血時間,。

? ? ? 甄叔的腎缺血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(nèi),,極大地保護了腎臟功能;術中出血約150毫升,,比一般獻血(200毫升)出血量還小,,沒有出現(xiàn)并發(fā)癥。術后第6天,,甄叔就已順利出院,。

? ? ? 據(jù)了解,,這一系列創(chuàng)新性技術已在30多場國內(nèi)外重要會議中宣講,,并在國內(nèi)外專業(yè)期刊上發(fā)表。

? ? ? “雖然技術在進步,,但巨大復雜的局限性腎癌的切瘤保腎,,仍然是一類很有難度的手術,需謹慎評估患者殘留的腎單位是否‘值得?!?,同時也要求手術團隊具備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(jīng)驗?!绷_俊航表示,, 如果能提早發(fā)現(xiàn)腫瘤,在其小于4厘米時及時進行手術,,難度會大幅下降,,也可以保留更多的正常腎臟。

? ? ? 他提醒,,對市民大眾而言,,腎腫瘤的早發(fā)現(xiàn),、早診治更為重要,“一方面,,健康人群應該每年定時體檢,,進行腎臟B超檢查,以早期發(fā)現(xiàn)腫瘤,;另一方面,,當B超發(fā)現(xiàn)腎腫瘤時,要進一步用CT檢查明確腫瘤的性質(zhì),,不能僅靠B超來判斷良性或惡性,。”

?

記者/鐘哲 通訊員/彭福祥 鄭亦楠

報道鏈接:

https://static.nfapp.southcn.com/content/202304/06/c7536813.html?colID=0&firstColID=1374&appversion=9900&enterColumnId=&from=weChatMessage

報道日期:2023-04-06